关注荒漠绿洲生态
捍卫荒漠绿洲
认知沙尘暴 敬畏大自然
捍卫荒漠绿洲专业号 | 2020-5-15

沙漠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、进行了持续的治理,尤其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条件的不断改善,沙漠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。

美国“阿卡”卫星观测数据显示,全球2000-2017年的新增绿化面积中,25%以上来自中国,中国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比居全球首位;毛乌素沙地即将“消失”;库布其沙漠植被恢复;距北京仅有180公里的塞罕坝,通过人工种植形成了112万亩人工林海,大大减轻了沙尘对京津的侵扰。

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这样评价:中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“零增长”,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“双减少”,为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正因如此,2017年,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;甘肃省治沙研究所20多年来持续为发展中国家举办防沙治沙技术推广培训班……防沙治沙的中国技术、中国路径、中国力量、中国智慧正在越来越多地典范世界。

监测显示,我国沙尘天气过程近年有明显减少趋势。2000-2019年,平均每年出现沙尘天气过程13.8次,较常年平均(1981-2010年)偏少1.1次,尤其是2011-2019年,年平均仅有11.4次,偏少3.5次。尽管如此,我们仍然不能松懈,对以沙尘暴为代表的沙尘天气的认知仍需深化,对荒漠化的治理仍需加强,政府和公众在沙区的生产生活行为也有待进一步规范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